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欲永存于诗,必灭绝于世

                                                                       ——《塞拉菲娜》Séraphine

    原野、泥土、流水,一双肥厚、粗糙的手——影片一开始,那种素朴、平淡,甚至有些压抑气氛就弥散开来,充斥了整个银幕。
  对于塞拉菲娜这样一位完全没有经过正规学习和训练,从厨娘、仆妇变成艺术家的形象而言,影片完全没有着眼在她的传奇性上面。几乎可以说,这是 一部完全了放弃戏剧性的影片:没有高潮,没有节奏变化,甚至没有对人物的深度开掘——一般这种描写艺术家的电影,导演往往会尽力地去挖掘、透视、阐释主人 公,而本片似乎故意停留在表面的描述上,前半段不厌其烦地展示着塞拉菲娜劳作的情形,力图去构造一幅像塞拉菲娜的画作那样繁复、直接、平面化的意象。这种 散文加纪录片式的平实视角可能会使很多观众失去耐心,但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会慢慢体会到那种“万物静观皆自得”的画意。
  也许导演自己也对这种散淡的叙事缺乏足够信心,影片的后半段,尤其结尾部分虽然有很漂亮的闪光之笔,但总的看来还是有些仓促凌乱——前面流 水式的叙述让塞拉菲娜由兴奋到疯癫一段显得有几分突兀和生硬。不过,影片的意味倒是在此展现无疑:如果说前半段我们仅仅感受到了塞拉菲娜内心那种对自然的 热爱,那种听从于缪斯指引的激情;那么当看到她被脱下婚纱,送进疗养院/疯人院的时候,我们似乎一瞥到了艺术家内心如繁茂的森林般幽微、深邃、宏伟、奇异 的景象。艺术或者说艺术家与常人不同的秘密在哪里?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何等模样?哪怕完全不懂塞拉菲娜画作的迷人之处,我们也会为这样一个异类的形象而惊 惧、迷惑、好奇。忘记哪位艺术家曾说过:欲永存于诗,必先灭绝于世。塞拉菲娜正是这样一个沉溺于自己的艺术世界的人物。她爱这个世界,爱其中的一花一草, 但对人类社会却几乎一无所知——在威廉的妹妹和同性爱人送她回家的一幕中,塞拉菲娜高兴地问起她坐的是什么车,还说将来自己也要买一辆,其表情恰如孩童般 烂漫。威廉同性男友无视名利,他说自己反正也活不了那么久,在影片中,他代表了艺术家身体上的脆弱;而塞拉菲娜则是一个困在仆妇身体里的艺术精灵,惟其身俗鄙,故其心缥缈。看至结尾,塞拉菲娜在疗养院中死去,我发现自己仍然对这个艺术家一无所知——这大概也是导演的某种感受吧:云近人远,今已无诗。


话题:



0

推荐

严蓬

严蓬

124篇文章 11年前更新

常用笔名:电子骑士。前《环球银幕》杂志首席编辑,现为时光网高级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