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电影你不爱科学
Science ? Fiction !
                                                 文/电子骑士

我们都知道电影是假的:银幕上的人做出租从来不给钱或者一给钱就是正好;他们从不锁车或者房门;他们总是跑到咖啡馆要一杯饮料,然后不付钱就匆匆离开……对这些违反生活常识的地方,我们已经可以安之若素了——反正你知道这不是真正的生活场景。然而作为一个有理想有知识有时间有闲钱的四有观众,我们不能或者说不应该安之若素的是电影中那些不顾科学常识的胡扯瞎编,因为电影强大的视觉效果会深印进我们的头脑里,悄悄代替正确的科技知识——比如可怜的我当年在看了动画片《变形金刚》后,就一直以为能量是可以做成砖头式的能量块储存起来的,结果就是物理学界少了一位科学家,《环球银幕》多了一名写手……好吧,电影不爱科学,但是我们爱。为了不使未来的科学界再遭受人才损失,让我们开始行动吧!

速冻活人
《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
罗兰•艾默里奇同学出于对环保问题的一片热诚,不惜花费了35亿个环保袋的资金拍摄了反映全球变冷问题的《后天》。为了突出问题的严重性,罗兰把北半球变成了一个大冰箱:影片多次表现了气旋中心温度急剧下降的场面,比如,运送英国皇室的直升机舱门一打开,飞行员就被冻僵;霍尔教授眼看着一面美国国旗在飘扬的状态下就被冻住;山姆去拿药品,回来时拼命奔跑,身后的墙壁上迅速冻结出冰霜……
我们理解导演想警告世人的热切心情,但从科学上说,这些场景都是不可能发生的。我们且不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讨论,仅以物理方面而言,一个人确实可能因为没有了氧气或者体内细胞被冻死而在一分钟之内死亡,但靠冷空气传导的那点热量(这里也许可以叫冷量)以及人体本身的热传导就想快速把人冻成冰棍,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气旋内达到绝对零度也做不到。至于电影里面眼看着冰迅速在墙上和地上凝结,就更扯了:不说热量和热导率的问题,单说空气里哪有那么多水去短时间凝结成那么厚的冰呢?
所以说地球不是大冰箱,你可以速冻饺子,但不能速冻活人、速冻房间。

别惹蚂蚁
《八脚怪》(Eight Legged Freaks)、《秘密客》(Mimic)、《巨蚊之灾》(Mosquito)、《X放射线》(Them!)
很多女孩不怕猛兽(至少不怕看到它),不怕蛇,但一只小蜘蛛就能把她吓得尖叫起来。甚至有些男人对昆虫也充满厌恶和恐惧感。那么可以想象,如果一只比大象还巨大的毛绒绒的昆虫或者蜘蛛这样的多足节肢动物出现在银幕上,观众会是什么反应(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这类电影都是不上台面的B级恐怖片,没有一部特别出色的)。在激发观众的原始恐惧感方面,这是个不错的点子,不过从科学的角度看,您大可不必担心昆虫或者蜘蛛这样的小家伙会忽然变异,成为像《巨蚊之灾》或者《八脚怪》里那样的大怪物,当然就更不用在家里储存上几百罐强效杀虫剂或者火焰喷射器了——因为昆虫不像哺乳动物那样是用肺呼吸的,它们靠气管直接将氧气提供给细胞,昆虫体内有很多这样充满液体的气管通向胸腹部,在胸腹部的外表有叫做气门的小孔。空气从这里进入,随着气管里的液体输送到昆虫全身的细胞中去。这种扩散式呼吸决定了昆虫不可能变得特别巨大,那样的话,就不能有足够的空气进入昆虫体内维持其呼吸。也就是说,当你看到一只或一群巨大的蚂蚁时,它绝不会气势汹汹地冲过来举着锋利的前肢把你撕成碎片,这家伙只可能有两种状态:不是正瘫在地上勉强倒气,就是已经憋死了。你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把这大家伙弄回去,泡一大桶蚂蚁酒卖呢。

没有我们的世界
《我是传奇》(I Am Legend)、《罗根的逃亡》(Logan's Run)、《黑客帝国》(Matrix)、《末日侵袭》(Doomsday)
《我是传奇》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荒废无人的纽约景象:杂草丛生的时代广场;野鹿和狮子在大街上漫步;所有的建筑里都是玻璃破碎,一片混乱……描写末世景象的电影相当多,比如《罗根的逃亡》里,未来的人们都居住在一个地下城市里,后来一个叫罗根的人逃了出来,来到了一个满是荆棘野草的大厅废墟里——原来这就是华盛顿国会大厦的圆形大厅!大部分影片里,对人类消失了之后的未来世界描绘得都大同小异:到处荒草、玻璃破碎、墙倒屋塌、满是灰尘……但你会发现,这个环境居然还是能提供可供我们的主人公生存探险的基本物质保障,比如有自来水、道路可供行车、能找到基本完好的建筑居住、从尘土中挖出来的东西捣鼓一下就可以使用,甚至还可能有电!不客气地说,这真是某种人类中心论式的幻想了。
艾伦•韦斯曼几年前就出版了一本书叫《没有我们的世界》,非常详细科学地描绘了末世的真实景象。英国的《每日邮报》也在《我是传奇》上映后刊登了一篇名为“假如地球上只剩最后一个人”文章,告诉我们,假如你是影片中的罗伯特•内维尔先生,显然不会生活得那么自在舒坦,还能有闲心在航母上打高尔夫,在林肯中心钓鱼。真实的情况应该是:人类不存在之后几天,纽约地铁里就会洪水泛滥,慢慢侵蚀城市的根基;也许用不了几个月,地基坍塌,巨大的高楼就会倾倒崩坏,再高标号的钢筋水泥也挽救不了宏伟建筑的命运,反而是老旧的石制房屋最为安全;而柏油路面也不会还是那么平整,甚至可以让跑车在上面飞驰(《末日侵袭》里就有这样的场景),10年左右时间,野草就会把路面毁得七零八落,20年之后,除非开着悍马那样强力的四驱车,否则你就在碎石荒草里“堵车”吧!等过了50年,最佳的交通工具将会是骏马或者骆驼,因为“道路”已经变成了森林。在末世的都市里居住,夜魔倒不是最大的威胁,你最怕的应该是火灾!某处一次小小的漏电或者电击就可能引起熊熊大火,除非你是超人,能抓起几十支消防水管飞到事发地点救火,否则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整个城市慢慢变成火海——好消息是,当火自然熄灭后,你可能会得到些野味。别以为乡村会比城市安全,因为没有了人类的控制,核电站会因为失去能源导致冷却系统失灵,到处都有可能成为切尔诺贝利……也就是说,科学告诉我们,坚决不要做世界上最后一个人!在只剩下你们几个家伙的时候,大家争先自杀吧(玩笑)。

大块头有大智慧?
《金刚》(King Kong)、《哥斯拉》(Godzilla)、《科洛弗档案》(Cloverfield)
《金刚》中的一场人兽未了情让很多MM感动落泪。男同胞则总结到,这片子告诉我们:做男人就要做金刚一样的男人,在世界上最高的大楼上为心爱的女人打飞机!影片结尾那句“是美女杀死了野兽。”颇可玩味,但这个场景却是完全违背物理世界定律的:那么大质量的家伙从那么高的地方掉下来,动能得有多大!电影里却是连个深坑都没砸出来,金刚同学的遗体就那么完好安详地趴在马路上任人践踏。按事实拍当然就很难有这种悲剧的美感了:我们只会看到一个大坑,和摔成稀烂飞溅得到处都是的猩猩肉末……
话说回来,金刚这种家伙本来就不可能存在——人类似乎总爱幻想出大怪物来吓唬自己,也许他们觉得相对于地球而言,人类还是不够“宏大”,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打败大怪物来证明“我能,一切皆有可能”。骷髅岛上的那些大家伙其实还不算离谱呢,岛主金刚也不过才7.6米高。人家哥斯拉长得更帅,身长120米,直立起来身高55米,体重达6万吨!站起来就是帝国大厦,躺下去就是航空母舰啊。金刚跟它比起来,简直就是站在姚明旁边的小学生。我们不知道哥斯拉会不会吃“钙中钙”,但要撑起这般块头,骨头和肌肉的密度不能比钢铁差多少,否则走两步就会骨折。此外,这位“大哥”的脚和腿肯定非常粗大,绝不能按恐龙的比例放大,因为它必须保持可以支撑自身重量的力学构造:简单计算一下,如果一个生物的高度增为原来的2倍,那么它的支撑面积就要增加到原来的4倍,体积也会随之增加到原来的8倍。按电影里哥斯拉的脚印大小(差不多能放十辆汽车)来算,其面积大概相当于人脚面积的1500倍,但它的体重却是普通人的85万倍!也就是说,它的腿脚要担负的压力相当于人腿脚的560倍!“大哥”负担很重啊。也许在海洋里,这家伙还能扑腾扑腾,但到了陆地上,它只可能有一种破坏方式:因为腿脚不支摔倒在地而砸坏某座海边建筑(自由女神像还是危险啊),但挣扎到麦迪逊花园球场产卵就别想了。

乱飞冲天
《星球大战》(Star Wars)、《钢铁侠》(Iron Man)、《神奇四侠》(Fantastic Four)、《世界末日》(Armageddon)、《十面埋伏》(House Of Flying Daggers)
飞船飞机飞艇飞刀飞人,电影中能飞的东西太多了。但这些在银幕上飞的玩意儿经常不管物理定律或者空气动力、航空管制那一套。所以卢卡斯创造的飞船在那个好远好远的银河系里飞起来呼啸生风,毫不顾及真空里不可能有声音传播的定律。当韩索罗吹嘘千年隼的能力时,他说的话就更好笑了:“我能在12个秒差距内就穿越科塞尔通道。”且不去管科塞尔通道,单说这“秒差距”可是距离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啊。1秒差距约等于3.26光年(也是距离单位)或者30多亿公里。嗯,这吹破的牛皮该给韩索罗还是卢卡斯呢?
迈克尔•贝的科学知识好像比卢卡斯也强不了哪儿去,在他的《世界末日》里,那颗“像德州大小”的小行星还有18天就将抵达地球。什么?像德州那么大的东西一直没有注意到,直到它离地球只剩18天的路程?难道这小家伙有意识,会像《第五元素》里的黑星一样隐藏自己么?对于德州大小的小行星来说,钻探240米就跟蚊子嘴探进肉里的深度差不多,这里放核弹能把小行星炸成两半么?还有,影片结尾处,老爸为救女婿和战友们准备自我牺牲时,居然下起雨来。小行星怎么会留着空气,形成大气层呢(即使它跟德州一样大)?
《钢铁侠》上映时,有理工科男生看到铁人飞行突破音障时表现音爆的情形,不禁感到心头一热:“导演太体贴我们理工科生了!”其实前面铁人都在乱飞,哪怕掠过水面都不曾激起波浪(《神奇四侠》里火人飞行时倒是注意了这点)。不过要说飞,最神奇莫测的大概还是《十面埋伏》里带自动寻的、可以空中大拐弯且可以自动加速减速的飞刀吧。李寻欢如果见到这般神技,肯定发誓再也不敢使飞刀了!

电脑脑残体
《剑鱼行动》(Swordfish)、《反托拉斯》(Antitrust)、《真实的谎言》(True Lies)、《碟中谍》(Mission: Impossible)、《网络惊魂》(The Net)、《谍海计中计》(The Recruit)、《黑客帝国》(Matrix)、《谍影重重3》(The Bourne Ultimatum)、《电子争霸战》(Tron)
当代都市人的生活中已经很难离开电脑了。影视作品中,计算机以及黑客也是特别受欢迎的题材。然而就像中关村那些卖电脑的“挨踢人士”多半对计算机只是一知半解一样,影视作品中有关电脑的情节也经常是莫名其妙胡说八道相当脑残。随便举几个例子:《谍海计中计》里最厉害的电脑病毒9号冰(那些代码看起来好假)居然被女主角用U盘分几次从CIA的电脑里拷贝出来!而这个最牛的病毒居然是用电网传播的!这个设想倒也不是毫无根据,但一个是世界上各国电网多半是独立的(欧洲很多国家在一个电网里,北美也是),这病毒要传播到全世界,只能期待世界大同,所有电网都连通起来;再者,用电网传输病毒代码是种效率很低的方式,也是种脱了那啥放那啥的行为:被传染的计算机不但要和放毒的在一个电网里,还要联上互联网,这不是多此一举么,直接网上传播显然更方便。
早期描写网络的影片《网络惊魂》提醒我们不要沉湎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警惕数字化带来的身份问题。作为一部1995年的电影,先进性还是有的,科学性就很一般了——虽然涉及到了程序后门等方面内容,但那个软盘怎么看怎么像MO,拷贝速度飞快不说,还一插进去就自动运行,Mac的OS7系统真有那么牛么。
电影本来就是造神运动,黑客也在电影中被神话了。看看《剑鱼行动》,休•杰克曼饰演的黑客高手被要求在60秒内攻入美国国防部的网站,上面是枪指着头,下面是美女服侍……绝对刺激,绝对令人印象深刻,但可能么?黑客破解密码侵入系统,自然有很多种方法,但最有效最简单的还是用密码字典进行暴力破解,也就是穷举。而这除了需要非常出色的算法之外,大量计算和时间都是必须的。加密与解密堪称电脑领域中最复杂的部分了,像电影中那样不用软件辅助,随便噼哩啪啦敲敲键盘、猜猜密码就能攻入一个系统,那当黑客岂不是太容易了点?黑客绝对不是想要啥就能得到啥的大仙,面对一个严谨完善、注意数据安全的系统,黑客是很难侵入的(搞瘫它倒是容易得多)。何况,像美国国防部这样的地方,重要数据都放在内网服务器中,根本不与外网连通,就更不可能黑到了。
在这点上,《黑客帝国》做得就认真严谨。崔妮蒂去电站切断电力一段,你能清楚地看到她是用Nmap(一种扫描网络联接端口的软件)来扫描port,然后用sshnuke破解密码,再以ssh联机过去关掉电力的。而且用了很多管道——据说拍片子时特意用BSD(一种Unix衍生的系统)搭建了一个集群环境,可见其求真的态度。
《反托拉斯》也是在技术方面做得比较真实的影片,虽然故事情节比较差劲。这片子显然是为Linux(也就是开源软件的代表)唱颂歌,讽刺比尔•盖茨和微软(商业软件的代表)的,因此在技术上得到了Redhat系统、Java语言等创始人的帮助指点。影片中黑客侵入的部分都是在Linux系统上完成的,无论界面还是指令都有模有样(程序部分好像是用Java写的WebServer)。双方最后的斗法很精彩,一方猛试IP,想要远程关机,另一方迅速地关闭IP,节奏相当紧张——其实他们大可以先输入IP数字,到时候按回车就好了。当然,影片里最不可能的应该是“One World,One System”的设想了,虽然微软一直想千秋万载一桶浆糊,但把各种平台都拢进来,这胃口实在是太大,可预见的未来里我们是不用担心的。
好莱坞的片子虽然常有无视科学瞎编乱造的地方,但总体而言还不算太离谱。这点上我天朝的导演编剧就显得非常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了,人家根本不理会基本常识,说你黑客你就黑客,不黑也黑:放个Windows98扫描磁盘程序的画面就敢说这是在入侵系统;操作个网游角色乱走就号称这是在网络追踪;还有牛人在电视剧里展示了439.x.x.x这样的IP地址——要知道,IP地址是用四个八位二进制数字来表示的,最多只到255,怎么可能出来个439呢!这位老兄显然认为IPV4、IPV6都是胡扯,他创造的大概是未来用的IPSB规格吧!

十部科学上较为可信的影片:
《阿波罗13号》(Apollo 13)
《超时空接触》(Contact)
《戛塔卡》(Gattaca)
《深渊》(The Abyss)
《初始者》(Primer)
《2001:太空奥德赛》(2001: A Space Odyssey)
《终点站月球》(Destination Moon)
《红色星球》(Red Planet)
《天外来菌》(Andromeda Strain)
《沉默奔跑》Silent Running
话题:



0

推荐

严蓬

严蓬

124篇文章 11年前更新

常用笔名:电子骑士。前《环球银幕》杂志首席编辑,现为时光网高级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