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潜入无尽的黑色海洋

                        ——《十二宫》Zodiac

一直在期待《十二宫》,当然因为喜欢大卫·芬奇。这是一个能从各方面都能满足你的导演:他具有强烈的批判性,能挑逗起你的愤怒,你深藏心底的恐惧和不安,让你从他那里找到回击现实的话语;他善用隐喻,在精巧的故事外表下总要埋藏着纷繁的象征,指引你在意义的迷宫中巡游;他玩弄技巧,实验性地去创造新奇的镜头感,但特效在他手里,不是斯皮尔伯格或者彼得·杰克逊那样的趣味玩具,而是能发出巨大噪声和能量的电声吉他;他展现暴力与疯狂,不带一点欣赏或者鼓吹,只投射去冷冷的审视目光。

这一次,大卫·芬奇让喜欢他的人惊异了。《十二宫》完全不同于他以前的影片。这个关于连环杀手的故事,完全没有惊悚暴力的场景,所有杀戮的镜头都会适时的止步切换。除了临近结尾时杰克·吉伦哈尔在地下室一场戏,你几乎能感到大卫·芬奇在尽力避免让观众进入紧张惊惧的心理状态。影片也没有了大卫·芬奇招牌式的炫技镜头——你一定对《搏击俱乐部》开头那个从人体内一直拉出来的镜头印象深刻,还有《战栗空间》片头华丽的字幕特效。在《十二宫》里,你一点也看不到那种在楼房管道里快速推进的镜头,预告片里用CG制作的金门大桥俯视镜头在片中其实只是一闪而过。当时fans都在说这个镜头表现出的特效水准平平,现在看,显然导演心思不在这里。大卫·芬奇那种主题先行式的意念和象征也不见了,你很难用这个电影套入“导演通过……表现了……”这种句式。可想而知,影片的故事性也就不会像《七宗罪》、《心理游戏》、《战栗空间》那么紧凑好看。

158分钟!大卫·芬奇用这个连史诗片都未必能达到的片长,拍了一个毫不热闹,毫不深刻的故事。他到底在想什么呢?看到30分钟,你大概就会感到,导演这次采用的是非常写实或者可以说平实的手法。不要追车,不要枪战,甚至不要与罪犯的斗法,不要主角的机智过人、灵光一闪,所有情节都在缓慢艰难地向真相迈进,然而真相却似乎总在离你几尺远的地方飘荡。所有演员,小罗伯特·唐尼也好,杰克·吉伦哈尔也好,马克·鲁弗洛也好,非常恪尽职守地完成了表演,然而没有地方可供他们发挥,没有恐惧没有愤怒没有对抗,只有吉伦哈尔的妻子平静无力望着他的眼神。在这个多线铺陈式的故事里,主角被摒弃了,表演也被摒弃了。大卫·芬奇在想什么呢?

我想到了另一个曾以风格著称的大卫,大卫·柯南伯格。2005年,他的《暴力史》也是大异往昔之作。也是放弃了一贯张扬凶猛的另类手法,用非常写实的成熟手法来讲述故事,也是尽力克制在影片中彰显自己的主观情绪和主观思想。没错,刻意的克制,这正是大卫·芬奇在《十二宫》里所作的。虽然影片里仍然包含着大卫·芬奇对体制的批判,比如影片用了很大篇幅来表述破案过程中,各个警察机构是何等的无法合作,各行其是。也仍然有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黑暗气息的描述,包括吉伦哈尔平淡乏味的家庭,小罗伯特·唐尼宿醉难醒的人生,马克·鲁弗洛屡屡被粗暴打断的睡眠。但更重要的,我感到是大卫·芬奇对这个案子本身深深的迷恋,他想展示自己对这一事件的理解,甚至是重建历史的努力——就好像奥利弗·斯通在《刺杀肯尼迪》里所做的一样。当然,奥利弗·斯通在“JFK”里塞进了太多慷慨激昂的口号和漂亮的思想,多少有点令人厌烦。

“十二宫”是美国历史上最离奇最复杂的悬而未决的案件,就好比是英国的开膛手杰克。网上一直有专门的网站讨论分析,试图破解真相。它本身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拥有强大的吸引力。大卫·芬奇大概深知,加入华丽的技巧,加强故事性,真实就会随之变形。然而说到底,真实是什么呢?芬奇不过是严格依照原作者格雷史密斯,也就是影片中吉伦哈尔扮演的漫画家的观点来讲述故事。换句话说,大卫·芬奇最多忠实于了格雷史密斯的真实。很多对这个案子感兴趣的人都指出,影片有不少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比如受害者达琳的妹妹在监狱里说出的名字不是“阿瑟·利·艾伦”的“利”而是“凯恩”;结尾处见过“十二宫”的男人实际并没有那么肯定地指认阿瑟·利·艾伦的照片等等。所以,进一步说来,大卫·芬奇大概想要的只是《十二宫》的黑暗底色,是这个故事背景中,恐惧不安的七十年代(其实影片还是运用了不少特技,复原当年的旧金山景象);是影片中所有试图寻找真相的人绝望的努力——就算吉伦哈尔找到的是真正的凶手,他也只能望着对他说“我能帮你什么忙么?”的恶魔,说句“不需要”然后静静离开。生活可能就是我们的“十二宫杀手”,你知道一切都没有结局,没有希望,但你仍然疯狂地想拼起所有碎片,呈现所谓完美的真实。

如果说,《七宗罪》和《搏击俱乐部》所展现的,是生活的海洋中泛起的黑色大浪,那么在《十二宫》中,大卫·芬奇则带你潜入了深深的黑色海洋。这里没有空气和阳光,只有无处不在的恐惧、黑暗、绝望与混乱,因为身边一无所依,你也就根本无处躲藏。

 

 

 

话题:



0

推荐

严蓬

严蓬

124篇文章 11年前更新

常用笔名:电子骑士。前《环球银幕》杂志首席编辑,现为时光网高级编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