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代表作:
《终结者》1984
《异形2》1986
《深渊》1989
《终结者2》1991
《末世黑天使》2000(电视剧)
《阿凡达》2009
《末世纪暴潮》1995(编剧、制片人)
从本期开始,我打算以著名的科幻电影导演为线索,介绍、评析、梳理他们的背景、风格以及经典科幻作品。打头阵的导演非常好选:最近30年中,哪位科幻电影导 演产生的影响最大,票房成绩最高?除了詹姆斯·卡梅隆,恐怕没有人敢当此称号。且不说全球票房成为神话,一举奠定3D电影标杆的《阿凡达》,当年的两部 《终结者》完全是名标科幻电影史册的里程碑式作品。詹姆斯·卡梅隆是科幻电影中天神级的人物,一个完美结合了商业与个人爱好,故事与技术的导演代表。今年 4月4日,他的《泰坦尼克号》3D版将在北美以及欧洲全面上映,国内已经基本确定引进。此时来重温卡梅隆和他的科幻电影,正好应景。
天神出世
先 来说说卡梅隆的生平吧。从不那么“科学”的星座上看,这家伙是个典型的狮子男:充满激情、天生具有君临天下的帝王气质、敢想敢干……1954年8月16 日,这位未来的电影之神出生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北部的卡普斯卡辛。卡梅隆的母亲雪莉是个爱好绘画的护士;父亲菲利普·卡梅隆则是一位电气工程师。他的祖上 来自苏格兰,当今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就是卡梅隆的同宗——他们都来自苏格兰最古老的卡梅隆(或译卡梅伦)家族。
从少年起,卡梅隆就对科幻小说非常有兴趣,常常躲在毯子下用手电照着读科幻。他最感兴趣的内容是关于核战争的——他可能是学校里唯一不是因觉得好玩而演练躲避导弹袭击的孩子。
1971 年,他全家搬到加利福尼亚的布利,进入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学院物理系学习(这只是一家并不出众的社区学院)。两年后,卡梅隆转向了英语文学专业,但只上了 不到一年,在1974年秋季开学前又放弃了——其实这个阶段他去的最多的是南加州大学的电影资料馆(南加大堪称是科幻电影圣地,另一位大神级人物乔治·卢 卡斯就毕业于此)。他自己描述那段时光时说:“我完全是自学的特技效果课程。我直接去南加州大学的图书馆,吸取任何与电影技术有关的东西……我就那样坐着 看书,如果允许复印我就复印;否则我就记笔记。”
没上完大学卡梅隆就开始晃荡——或者说,追求理想——他成了一名运货的卡车司机,以此来支撑自己的电影梦。1977年,他和一个哥们一起去看了卢卡斯导演的《星球大战》,回来深受震动!他看到了电影魔法的强大魅力,觉得这就是他一直想拍的东西。
于 是卡梅隆辞了卡车司机这份“有前途的工作”,毅然投身到拍电影的深渊中去。1978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十分钟的科幻短片《异种繁殖》 (Xenogenesis)。接着卡梅隆在罗杰·科曼的新世界电影公司找到了一份处理模型特效方面的工作。说到罗杰·科曼,这位B级片之王堪称是七八十年 代的好莱坞电影教父,马丁·斯科塞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彼得·博格达诺维奇、朗·霍华德等一大批后来功成名就的导演当时都在他手下工作。据说有次 拍片子,科曼发现特效怎么都不尽人意,就派助手去特效部门视察。助手回来说,那帮家伙都不行,不过有个小伙子比所有人都强。这人就是卡梅隆。后来科曼就召 见并提拔他当了特效部门的头头。罗杰·科曼擅长拍摄成本低、通俗吸引大众的科幻、恐怖、惊悚B级片,他教会了手下这些导演如何控制预算,快速高效地拍电 影。很快,卡梅隆就成了《世纪争霸战》的艺术指导,一年后成为科幻动作片《杀出银河系》第二摄制组导演。1981年他有机会第一次当导演,拍了带有科幻味 道的恐怖片《食人鱼2:繁殖》,片子绝对是烂片,不过因为有卡梅隆,特效做得还不错。卡梅隆作品的很多特色其实在本片中都有体现:喜欢拍水和水下,有惊悚 恐怖元素,特效不错但又不夸张,强势女性主角……
终结开始
1984年他的成名作《终结者》塑造了一个永存 科幻影史的终结者机器人形象。据说其灵感来自他拍《食人鱼2》时的一个噩梦:影片在牙买加附近的大开曼岛拍的外景,因为天气原因和其他因素,影片大大慢于 预期进度,另一位制片人兼导演Ovidio G. Assonitis因为詹姆斯·卡梅隆一天连一个特写都没拍好而取消了他的导演资格!好在Ovidio没把卡梅隆赶走,而是让他和自己一起回到意大利协助 拍摄一些内景和参与剪辑工作。结果回到罗马,悲催的卡梅隆又因食物中毒病倒。躺在床上的卡梅隆做了个噩梦:一个不可毁灭的机器人被从未来派回来,目的就是 杀死他!背景则是连绵不绝的火焰……由此,终结者诞生了!
当时的卡梅隆没有任何门路,只执导过《食人鱼2》这么一部小烂 片。1984年卡梅隆完成了《终结者》的剧本,这个本子在好莱坞圈内引起了轰动,但是没人想让卡梅隆自己来拍,因为他完全是个没资历的新手。这时候,卡梅 隆认识了当时在新线公司工作的制片人盖尔·安妮·赫德。欣赏卡梅隆才华的赫德给了卡梅隆很多的帮助,她用1美元买下了卡梅隆的剧本,条件是同意让他自己执 导,她来做制片人,两人慢慢走到了一起。
卡梅隆的第一任老婆叫莎伦·威廉姆斯,卡梅隆当卡车司机时认识了在汽车酒吧当女 招待的莎伦,两人一起生活了六年。1984年,为了能和赫德结婚,当时很穷的卡梅隆付给了莎伦1200美元离婚费——后来跟琳达·汉密尔顿离婚时,卡梅隆 可是掏了5000万美元,那是他导演《泰坦尼克号》所得分红的一半!
我们现在会把两部《终结者》都看作是“科幻大片”,如 果重新看一遍,你会发现1984年的《终结者》实际是低成本(640万美元,仅为1977年《星球大战》预算的一半)B级科幻恐怖片。影片的前半部分都是 些追车戏和少量枪战场面,而且主要发生在夜间,到结尾那个令人惊惧的不死终结者才露出真身。
在《终结者》出现之前,机器人 只是科幻电影中的一个道具,充当插科打诨的配角。无论是《地球停转之日》还是《被禁的星球》甚至《星球大战》中的机器人角色都是以人类的附庸身份出现的, 它是仆人、奴隶、保镖等等人类身份的变形或映射。只有1973年的《西部世界》等极少几部科幻片涉及到了人与机器人对立的主题。这种主题在《终结者》中得 到了极大的强化——《西部世界》中机器人乱杀人不过是失控所致,但《终结者》则发展成了机器发展出智能,进而对抗人类的宏大背景。未来犹如藏于黑幕之后, 影片展现的现实反而只是大幕拉开时能看到的一角——但这现实却又能影响整个人类未来的命运。
如果说《终结者》还只是一部科 幻佳作的话,那么《终结者2》则把科幻电影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终结者2》从剧本、角色、镜头、节奏、动作到造型设计、特效、音乐音效等方面都几乎完 美无瑕。非常典型地体现出卡梅隆电影精准、恰当、严谨的特点。和卡梅隆比较起来,连斯皮尔伯格和卢卡斯都显得缺乏控制力,往往把电影拍得过于散漫放纵。
《终 结者》里那个打不烂的机器人等于给机器的特征(精准、无情、强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加上人的外形。它可以看作是对整个科学技术的隐喻:没有人性的科技就 如同最初的T800型终结者,冷酷、残忍、不可摧毁、令人恐惧,但当第二部中它的人性因素越多,它就变得越可信任。换言之,只有加入了人性的成分,科技才 是可以接受、驾驭和放心使用的,否则它只是冰冷可怕的机器。
两部《终结者》还体现了卡梅隆喜欢讲述“原故事”,即最基本的 故事母题的特征。这两部电影其实是后启示录故事的变形,其核心是探讨人类是否值得救赎:第一部中的主角莎拉·康纳代表着圣母,承载着整个人类的希望。她的 儿子,未来的救世主约翰·康纳当然就是圣子耶稣——约翰的生父是来自未来的凯尔·瑞斯,这实际是《圣经》中无孕而生的一种变形表示(也许你还记得,《星球 大战》中的阿纳金也是他妈妈感原力而生的,可见科幻电影往往都有讲述“原故事”的特点)。于是,施瓦辛格饰演的终结者T800和凯尔·瑞斯就共同成为了上 帝的代表——《终结者2》里T800成了约翰的守护者,换句话说,就是是缺席的父亲凯尔·瑞斯的替代者。从杀人机器一变而成孩童的“父亲”,这是第一部到 第二部最大胆精彩的发展。《终结者2》结尾莎拉的台词堪称对人类是否值得救赎这一主题的点题之笔:“未知的未来在我们面前展开。我面对这未来,第一次满怀 希望。因为如果一台机器,一个终结者,都能学到人性的价值,或许我们也能。”
对核战的恐惧,对人性的期望和肯定,对科技发展的忧虑,对基督救赎世人故事的重写……这些都令两部《终结者》电影成为了科幻电影中里程碑式的作品,绝非仅仅因为特效水准或商业价值出众的缘故。
对 了,关于《终结者》还有个跟科幻小说有关的小花絮:看过科幻小说作家哈兰·埃里森的小说《无声狂啸》(I Have No Mouth, and I Must Scream)么?小说中产生了意识进而毁灭了人类的超级电脑AM,其实就是《终结者》中“天网”的原型。埃里森曾因此将将卡梅隆告上法庭,认为 《终结者》抄袭了他写的一个电视剧本。双方最终庭外和解。后来卡梅隆在新版《终结者》的片尾特别加入了致谢埃里森的字样。
深渊跨过是苍穹
1986 年,卡梅隆接过了另一位科幻电影大师雷德利·斯科特经典作品《异形》的续集导演位置。斯科特的《异形》阴郁、恐怖,压抑迟缓中蕴含着巨大的爆发力,充满着 形而上的符号隐喻以及指代。到了卡梅隆手里,《异形2》就变成了彻底的动作科幻片,女主角驾驶着POWER LOADER与异形女王大战,将其抛入外太空。
接下去卡梅隆拍的科幻电影《深渊》虽然也情节曲折,整体风格却十分抒情。它 那种神秘、温馨、宏大而充满美感的氛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影片虽然在题材上涉及了苏美冷战对抗,却不以煽动政治狂热讨本国观众欢心,对科菲中尉的处理颇 有讽刺政治偏执狂的意思。这可以和后来《阿凡达》中潘多拉星土著对抗采矿公司的情节对应起来看,颇能读出卡神的政治倾向来。
顺便说一下,卡梅隆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严厉、认真到可怕的程度,甚至被戏称为“暴君”。在拍《深渊》和《终结者2》时,他在现场快把所有人都逼疯了——有个著名的典故,是说从卡梅隆手下出来的人很多都有一件T恤,上面印着:你吓不倒我,我为卡梅隆工作过!
可 能很多人不知道,卡梅隆还主创过一部科幻电视剧《末世黑天使》。这部拉丁裔美女杰西卡·阿尔巴主演的电视剧背景设定在近未来,人类由于遭受了电磁攻击而回 到几十年前的科技状况。杰西卡·阿尔巴饰演的是被改造成超级战士的女孩,但他们反抗自己成为当局工具的命运,逃走并隐藏在普通人当中。这个剧科幻构思确实 不够硬核,故事也发展得有些狗血,但剧集还是非常有氛围和质感。那种孤独、黑暗、青春气息十足,甚至有点过家家式的幻想气氛,和卡梅隆的科幻电影风格大为 不同。
除此之外,卡梅隆还有一部重要科幻作品:1995年由其前妻凯瑟琳·比格洛执导的《末世纪暴潮》。2010年,凯瑟 琳·比格洛凭《拆弹部队》打败卡梅隆的《阿凡达》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是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女导演。不过私下两人一直是非 常好的朋友——1991年两人就友好地协议离婚,但在四年后卡梅隆还是为比格洛写了《末世纪暴潮》的剧本并亲自担任制片和剪辑。
影片描写了世纪末(1999年)的一天,人们在政治、爱情、工作的混乱沉沦中,企图得到新世纪的救赎。在那时候,一种新的机器已经取代了影碟,只要你戴上这 种叫“The Wire”的装置,就能记录自己的见闻或者体验他人的经历。《末世纪暴潮》的故事很有塞伯朋克感觉,复杂夸张、另类诡异,将科技成瘾、阴谋与背叛、黑人人 权、警察机构的恐怖统治、摇滚乐、末世纪情结、loser的爱情等等杂糅在一起,完全是卡梅隆作品的一个特例。
最后还要说 说他的票房神话之作《阿凡达》。有些读者可能对本片不以为然,认为其科幻构思老套,故事也无新意,主题更不深刻云云。我是这样理解的:用文学来类比一下, 《阿凡达》跟《星球大战》一样,其实是民间文学,是童话,而不是小说——当代很多电影观众太习惯于小说式的现代叙事了,他们已经习惯于从复杂纠缠的故事中 去寻找形而上的意义以及启示性的价值判断,喜欢那种充满着矛盾和冲突的情节,以及背后隐藏着无数可能的所指的故事。《阿凡达》则是“原故事”,是极其简 单、原初、类型化的母题——你不可能要求民间故事和评书像博尔赫斯的小说那样深刻新颖,但完全不能说它们浅薄或没有感染力。
詹 姆斯·卡梅隆的科幻电影,总结起来看有如下特点:一,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观,甚至是自创的世界体系;二,故事细致、丰富、严谨,线索简单节奏出色,古典主义 的叙事中蕴含着某种普世价值,此外也并无深意;三,技巧出色,画面精致大气,极其讲求特效的真实性与设定的可靠性,却不以此炫耀;四,多以强势女性、弱势 形象为主角,思想较为偏向保守主义,对现代科技持戒备态度。五,科幻构思走传统路线,善于从局部去描绘整个幻想世界。
除了正在制作中的《阿凡达2》,还有酝酿许久的《铳梦》,卡梅隆手上还有很多科幻电影项目。期望在未来,卡神还会奉献出让我们目眩神迷的科幻电影来!
发于《科幻世界》2012年2月
0
推荐